5月21日,芜湖老海关段防洪墙通道闸加固改造工程迎来最关键的节点:安装防洪墙通道闸。三扇闸门在大型吊机操作下,成功装入立柱闸墩间的门库内。
这种直升式防洪钢闸门,通过升降控制,可完全落入地下,实现老海关与观景平台、长江融为一体,既有防洪墙功能,又有景观效果。
上午10点,大江资讯记者在现场看到,老海关段部分防洪墙被拆除,视野开阔了许多,原址新建了4个闸墩,闸门便安装在闸墩之间。
每根闸墩之间,都有一道深3.7米、可嵌入式的门库。在多名工作人员协助下,吊机牢牢地“抓”住了闸门。腾挪辗转间,将闸门精准地装入闸墩间的门库内。
“闸门是不锈钢材质,每扇长15米、高2.8米、厚0.6米,可能是国内单体最大的防洪闸,坚固结实,防洪效果非常好。”项目总承包方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表示。
中间两个闸墩为独立柱式结构,闸门可实现升降控制,非汛期不需挡水时,闸门完全“隐蔽”于门库内,使得老海关和观景平台、长江融为一体。
这两个闸墩后期还将进行景观造型装饰,与老芜湖海关建筑风格协调;并于顶端设置投影仪,必要时可实现在海关外墙投影的需求。
芜湖老海关是百年历史建筑,矗立在长江之畔,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一直以来,老海关的正前方是防洪墙。防洪墙中间有一条通道闸,宽约4米。游客可以从这条通道闸楼走到外面的亲水平台,眺望长江。
因为有防洪墙遮挡,无论是从江面乘船,还是在亲水平台远眺老海关,视野都不开阔,不能欣赏老海关的全部风采。另外,老海关外约330米的江堤外坡护坡已有破损,需要重新防护改造。
因此,市政府决定对该段防洪墙进行改造,内容包括原防洪墙局部拆除、新建隐蔽活动式防洪墙通道闸、老芜湖海关段岸坡(消落带)改造等。
据了解,工程进一步保障城市防洪能力水平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老海关的空间品质,实现江面和堤岸景观和谐融合,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展示窗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0319-47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