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水位32、下游水位36,水位差4米!机组3用1备,4机组轮流试运行一切正常!每机组流速14.33立方米每秒!”12月7日,豫皖两省交界处河南省郸城县境内,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渠首袁桥泵站总控制室,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引江济淮施工一标项目经理、指挥长李超通过对讲机指挥试运行并听取各机组反馈情况,控制台绿灯闪烁、闸门缓缓提起、泵站叶轮飞速启动,奔腾的长江水插上科技的“翅膀”徐徐北上,一泓清流跨越安徽涌入郸城县清水河。这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的“水龙头”“总开关”试运行成功,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这清凌凌的长江水从安徽境内经过袁桥泵站提升水位 5.75米流入河南,将流向周口市郸城县、淮阳区、太康县、鹿邑县和商丘市柘城县、夏邑县、梁园区、睢阳区、永城市,豫东人民喝上甘甜、干净、安全的长江水不再是梦。”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辉掐着指头算着河南境内的供水范围,如数家珍。
李辉说,引江济淮工程是由长江下游向淮河中游地区跨流域补水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公里,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12市46个县(市、区),河南省2市9个县(市、区)。河南段作为整个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实施“四水同治”确定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73.78亿元,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改善水生态环境,共布置两条输水河道、三条管线、四座水库和五座泵站。
庄重是来自国电南瑞科技的专业技术人员,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做着袁桥泵站总控制室多台电脑控制电气设备的联试工作。记者看到,其中一台电脑上是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流域版图,长江水通过练沟河倒虹吸引水进入河南郸城县境内,再通过清水河河道从郸城县东北部边缘穿过,将水输送至鹿邑试量调蓄水库,而后向郸城方向通过调蓄泵站导流,经过吴台、李楼、胡集、汲冢等乡镇进入郸城水库;向鹿邑县域方向利用鹿辛运河自流至后陈楼调蓄水库,然后通过压力管道向北输送,在梁楼寨附近穿越惠济河进入商丘市。
“袁桥泵站是‘总开关’,是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新修建5座泵站中的第一个梯级泵站,这里至关重要。郸城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感动,‘郸城速度’让我们惊叹!从2019年7月开工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然而,郸城县委、县政府和县水利局等多部门极力支持,征地拆迁进程、人工和物资保障,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派警车、司机轮岗护送从上海等地运来的大型电气设备,一路绿灯进入工地,分秒没有耽误过,全力保障了施工进度。”老家商丘永城的刘渊是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作为这项工程的建设者、见证者又是受益者,他感触颇深。
刘渊说,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全长187.98千米,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涉及高速、高铁、河道等穿越工程就有148处,施工难度大。不过,得益于郸城、鹿邑、商丘优越的环境,和施工人员奋力拼搏、舍小家为大家的拼搏精神。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 72.45 亿元,占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的98.2%,河南段涉及的两条河流、3条输水管线座泵站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较批复工期提前 20 个月。
谈线层楼高的袁桥泵站犹如镶嵌在豫东平原一条玉带上的一颗宝石。这条玉带便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经过提升流入郸城县的清水河,因水质纯净、河道颇深而更显湛蓝的河流与隆冬时节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交相辉映,再加上河岸两侧新修的黝黑且笔直平整的柏油路,两岸4行高低交错的绿化行道树,如绿毯般铺设在河坡的草皮,以及高耸入云的国家新能源风力发电机……这岂不是人与自然、美丽中国的最美画卷?
“线年前可不是这样。我们第一次来探访工程地址的时候刚下过雨,河岸边是泥泞的道路,我们的第一餐饭是蹲在附近树林里吃的。商丘的、信阳的、郑州的、重庆的……哪儿的都有,这3年,这几十号人以工地为家。3年了,我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拼在这里,虽然吃尽了苦,现在基本完工了,眼看着荒芜变绿洲,倒不想离开了。”李超说,该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每个专项工程都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或突击队。例如,与郸城县水利局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保障了后勤和施工环境;公司内部成立了工程技术先锋队、财务先锋队、质量管理突击队等等,为了保质保量赶工期,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期,采取全封闭化管理,化人员密集型为机械密集型,调整施工计划、优化作业布局,打好打赢了一场场突击战、攻坚战,才使得工期提前了20个月,可以说刷新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别水利工程进度中的纪录。
“水龙头”拧开能通水了,如何把甘甜的长江水输送到千家万户的水缸里?这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工程,目前周口、商丘两市均在全速推进。
以郸城县为例,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周口市郸城县配套工程为PPP项目,其主要任务是把引江济淮分配给郸城县的水量,通过输水工程措施安全输送到规划水厂,再分流至23个乡(镇、办),以缓解郸城县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紧张程度,同时使城市供水水质得到改善,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得到提高,区域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
记者循着郸城县域供水范围图,沿清水河输送线路首先来到了鹿邑县试量调蓄水库旁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周口市郸城县配套工程加压泵站”施工现场,10多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正在激战寒冬,如火如荼。
郸城县配套工程项目经理吴金永头戴安全帽、手持对讲机正在指挥着施工车辆。他介绍,郸城县配套工程泵站位于试量调蓄池西南侧,采用后接泵站形式通过郸城分水口门引水,经泵站加压后接向郸城的输水管道,管道末端进入郸城县新建调蓄水库。郸城泵站装机3台,两用一备,总装机 2400kw。从此泵站到位于郸城县巴集乡的郸城调蓄水库输水线km,输水方式为压力管道供水,设计流量为3.0m³/s,管道采用DN1600球墨铸铁管。
“每条球墨铸铁管长6米至8米、直径1.6米,埋于地下约4米处,不影响以后农作物种植以及修路建其他管道等。现在已经完成施工17.2千米,工程过半。我们实时监督,从不离开现场。”记者离开郸城泵站施工现场来到汲冢镇柴堂村附近的输水管道施工现场,有着一米八个头的30多岁小伙子张兵是来自圣弘建设的监理人员,小伙子头戴蓝色监理帽,刚毅淳朴,秉持高度责任心,尽职尽责。他紧盯着的两台挖掘机、一台装载机正在默契地配合挖槽、下管、对接、填土,一丝不苟。
沿供水线路图持续向西南,在郸城县迎宾大道西侧、文昌大道北侧(李双庙村西侧、段寨村东侧、大罗庄村南侧),就是规划占地1014.72 亩、调蓄库容167万m³的郸城调蓄水库。
记者看到,30多台挖掘机、碾压机、运输车来回穿梭,20多名工作人员操作着专业器械找平、测距,5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同步建设两栋综合楼和办公楼,偌大的施工现场、上百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该水库设计效果图呈头向东南、尾朝西北的“宝葫芦”状,一期正在施工的是占地500余亩的“南半部葫芦”,水库蓄水后的效果宛如豫东平原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千亩水面与周边村庄的人居环境、生态工程相得益彰,绿树成林,曲径逶迤,风光旖旎,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郸城县中州供水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泵站、输水管线和调蓄水库等配套工程的投融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营服务。在郸城县委、县政府和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配套项目总工期是两年,但是,为了第一时间让137万郸城人民喝上放心、甘甜、纯净的长江水,我们在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施工的前提下全速推进,有望明年底全线完工。”郸城县中州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工程建设情况时,特别提到自己的名字与引江济淮项目相当有缘,他叫吴淮江。
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欣慰地说,引江济淮工程将彻底改变郸城县严重依赖地下水的困难局面,有效解决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补源等用水难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全县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弱、地下水过度超采等水环境水生态突出问题,对于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破解水资源瓶颈、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工程开工以来,省市县各级领导同志多次前往调研、现场办公,郸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的配套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就设在调蓄水库旁边,而且从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全程、全时、全力配合支持,一定把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清流滋润,豫东大地势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①6
0319-4752228